在現實社會中每個人的價值觀都不同,傳統觀念大概不外乎是節省&放定存,新世代很多是賺一元花一元,甚至是賺一元花好幾元的想法。賺多少花多少應該是一個基本概念,至少要收入 - 支出 = 0 也不要 < 0,而小弟認為應該要想辦法讓收入 - 支出 > 0,而且還是盡量最大化。

很多女性每個月花點錢買新衣服、新鞋子、新飾品(不包括化妝品,因小弟認為化妝品在某方面是必須品),而這些新的鞋子衣服或飾品的功用或外觀都和現有的一樣好用、好看(小弟知道隨便一個女性都可以給我千萬個理由說新的比較好看、好用&新物品的”必要性” ^^")。或許這些單價都不高,可能只介於幾百到幾千,不過數量一多時也是一筆不小的花費。

男性也一樣會三不五時買新東西,只不過買的不是衣服鞋子,而是電子產品、車輛相關商品、體育用俱。男性也許不會每個月花錢在這類商品上面,但每次出手時花費的錢就不會是小數目,好比說數位相機、車輛改裝用品、PDA、高爾夫球桿...等。平均下來一個月的花費不遜於上述女性的花費。

很多人會解釋說這些都是『必需品』,但真的是那麼『必需』嗎?衣服鞋子是否穿幾次就沒穿了?高爾夫球桿是否只打了幾次球?數位相機需要一直換最新的嗎?

當然不是說買這些都是浪費,只是想指出說其實可以從這些花費中省下一些錢。有人會說每個月花個2-3張小藍購物不過是花小錢,因為也不過是花費自己薪水的1/10。可是每個月這樣累計下來一年也花費掉幾萬,更別提有時會花額外的錢shopping,認為有打折就應該多買才會划算(週年慶)。現在很多人天天喊沒錢,可是他們不會去分析他們的消費習慣,不會去記錄錢是去了哪裡,於是他們怪說景氣不好、政府無能、薪水不漲、物價亂漲。雖然以上都是有可能影響收入跟支出的因素,但小弟認為最大的因素還是在自己的消費習慣。如果你是有多少就花多少的人,那不管給你多少薪水你都會喊窮。

從自己的現金流量表可以了解到自己的錢都花到哪裡,項目也不一定要分的很細,可以先用簡單的幾大項歸類:
收入項目:薪水、投資利息收入、其他(樂透獎金之類的,搶來的不算!)
支出項目:房租、貸款、稅、水電瓦斯、食物、交通、學費、娛樂(電影之類)、衣服...等

在這邊先假設我們無法製造額外的收入,也就是說收入是固定的,再假設現在我們月收入 = 月花費,那麼如果我們想要有正的現金流量的話就必須控制不必要的花費,也就是節流,以一個字來說的話就是省。

之前跟一個線上的網友談到省錢這檔事,他跟小弟說省小錢一點用都沒有,還說省錢會被人看成是摳門,那為什麼要省?的確,從日常花費中節流出來的金額可能真的只是小小一筆,但這筆小錢慢慢累積也是會成為大錢。如果你說你是缺大錢而不是缺小錢,那小弟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說。大錢是不會從天下掉下來的(樂透這類偏財除外),大錢是要用賺來的。如果你不打算自己出來創業只領薪水,那坦白說要有大錢真的不容易。上一段說過了,想要增加現金流量又沒辦法開源(增加收入),那就只有從省小錢開始。

小弟知道如果是單身又在租房子,薪水只有三萬出頭,努力省下來的錢可能最多只有幾千。幾千的確不是很多,一年下來可能還沒有幾萬,但幾年後也許就可成為一筆可觀的資金。在省錢這方面小弟覺得雙人的效果比較高,因為大部份的花費都可有所分擔,兩人的生活不代表花費 x 2。舉例來說,A男和A女月薪各為40000,雙人住一起的話A君的薪水正好是兩個人一個月的總花費,這時一個月下來兩個人可存下40000。一個月4萬,一年就48萬,兩年就有近一百萬,這還沒有考慮到投資。

省錢還有另一個好處,那就是給自己一份緊急用的資金。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需要一筆錢,也許是拿來付醫藥費,也許是股市跌到低點你想進場。省下今天不必要用的錢,花在未來真的需要之時。大錢不是人人能賺,但小錢是人人能省,如果你今天還在喊窮,不彷花點時間了解一下自己的現金流吧?如果你覺得人生本該及時行樂,有多少花多少,那小弟真的只能跟你說:Good Luck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 - 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