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『不知道為什麼我每個月只能存到一點點錢』
我想有不少人都有過這種想法,也有過這種經驗
剛開始工作時我也有這種想法
但思考之後發現,這不是一個月能存多少的問題,也不是一個月花多花少的問題

我想在大多數人的想法中,存錢的公式如下
收入 - 支出 = 儲蓄 (假設這個數字是正的)
的確,這個公式也並沒有錯
只是現今社會上很多人並沒有辦法控制『支出』

支出我分為兩種:固定支出&非固定支出
固定支出就是每個月都必須要付的費用
房租、水電瓦斯、貸款、生活必須品 (衛生紙之類)、油費、保費、食物
非固定就是沒有也不會影響一般生活的費用
唱卡啦ok、上餐館、買玩具....等
一般來說固定支出是無法減少的
雖然在這方面還是有辦法減少花費,只是比較困難一點
因此想要減少花費大多人是將注意力放在非固定支出

問題來了~
上面說很多人的存錢公式為 收入 - 支出 = 儲蓄
在下意識中你可能就會有『只要花費不要超過收入就好』的想法
於是只有還沒花光薪水時,有朋友邀約就還是會跟著吃喝玩樂?
或是花到快光,月底時再來怨嘆只存到一點點?
限制這些額外花費的確可以省下多一點錢
但為什麼常常會心有餘力不不足哩?
我想大多的原因是因為衝動

回想自己每個月的開銷
是否有很多東西是在沒有仔細思考過下買的?
比如說走在路上看到XX百貨某專櫃在特賣,即使不是必要,也會抱著撿到便宜的心態買下來
比如說心情不好就想大吃大喝、K歌
比如說看到新服飾、鞋子就想跟上流行
比如說有新遊戲或是新科技一推出就馬上購買....等
買東西當下大多人的想法都是『我想要』
當知道自己口袋中又有錢可以支付這個欲望後就會出手
有時欲望之大還會動用到信用卡
這些很容易讓一個人『月光』

當然有人會認為買這些東西是一種興趣
是一種可以給自己帶來歡樂的消費
我個人並不建議為了要存錢就捨棄這些消費
適當的犒賞自己是應該的
只是不要因為能感覺很爽就一直犒賞自己
因為這樣常常是爽在當下,月底就苦哈哈

如果將非固定支出減少後還是認為能存的錢不夠多
在沒有打算開源(增加收入)的情況下
那我們就得從固定支出的部分開刀
雖然是固定支出,並不代表我們不能減少開銷
如果油費太貴,那也許可以考慮搭公共交通
如果水電太貴,那也許可以減少使用量
總之,盡量在不影響一般日常生活習慣的情況下減少固定支出

回到主題:不是能存多少的問題
上面說的是大多數人想存錢的方法
用 收入 - 支出 = 儲蓄 來計算自己『能存多少』
也就是用支出來決定儲蓄
有時東省西省可能也無法增加多少存款
也許是真的收入不夠 (那就得想辦法增加收入)
也許是還是沒辦法控制自己的花費
個人建議不如換個公式思考&計算吧?

首先必須要先列出每個月固定的開銷
收入 - 固定開銷 = 可用的資金
這邊跟上面的公式很像,但下一步就比較不同了
在把這些可用的資金用來當作其他消費前
請先將10%或以上的金額放到銀行帳戶,或是交給父母
總之就是將這筆錢抽出來,除非發生緊急事件外都不動用這筆錢
這筆錢,就是該月的存款

例:月薪30000,固定開銷 15000,可用資金 15000
10% = 1500,可用資金為 13500
13500可當作是你該月的『零用錢』,但花完後也不得去動用到放到一旁的1500

也就是說,讓自己每個月固定放入口袋一筆錢
金額的多寡自己決定,如果平時非必要開銷不多,就可多存一點
重點是,千萬不要讓支出來決定每個月的存款額度
不要再去想『我能存多少』
而是要去想『我想存多少』 
想要存錢就不要衝動花錢
要有定力、下決心每個月固定提撥一定的額度到存款戶
這跟能不能沒有關係,跟想不想、要不要比較有關係

收入 - 支出 = 儲蓄     並沒有錯
只是個人覺得『收入 - (儲蓄+固定開銷) = 支出』是比較好的公式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風 - 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