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今天是美國銀行 Bank of America(BAC) 財報,這樣前幾大銀行的第一季財報算是告一個段落。和其他大銀行一樣,BAC也是獲利,也一樣優於預期,完全符合最近一連串Better Than Expected的潮流。

既然這些大銀行都說他們賺錢,為什麼今天金融股是全軍覆沒?為什麼BAC說賺錢股價卻大跌24%?這樣大跌必有原因,我不知道確切的原因,也不敢亂下定論,不過我們可以看看這些金融獲利背後一些沒被放大的消息

首先是高盛(GS),他們是第一家正式公佈獲利的公司。GS的財報顯示他們第一季賺了18億,比預期的好一倍多。可是奇妙的地方是,GS上一次的財報是到去年11月底,而2009年第一份財報是1月到3月,請問12月到哪去了!?高盛在2008年12月中賠掉了10億,但12月卻沒有在第一季財報中顯示出來。

GS事後解釋說,因為去年他們更改會計年度,新年度是從1月開始,所以12月份的損失當然沒有記入2009年第一季財報。更改會計年度大概有兩個好處: 1. 可以受用新的會計準則,資產價格可自訂。 2. 12的巨額損失可以不被列入第一季財報。如果延用舊的會計年度的話(12月-2月),高盛還能不能有這種比預期好一倍的獲利?

接下來是JP Morgan(JPM),他們同樣也是宣佈第一季獲利,當然也是優於預期。JPM說他們獲利主要來自固定收益資產(Fixed-Income Securities),並且說新的會計準則對他們的影響不大。

首先我們必須要知道一件事,那就是引爆次級房貸的CDS也算是固定收益資產,而上一季還爛到快沒價值的東西卻在這一季起死回生?新的會計準則真的沒有什麼影響嗎?再者,JPM手中所持有的垃圾資產並沒有減少,其信用資產風險仍舊在升高。

花旗(C)當然也得加入獲利列車,多謝政府以及新的會計準則,花旗從損失68億轉虧為盈到38億,一年內他們反轉了106億。若是沒有政府的幫忙下,在這種經濟情況還可在一年內轉個106億那可真是個經濟奇蹟。然而花旗仍舊出來說他們還需要更多資金,他們的信用風險也一樣還在上升中。

美國銀行(BAC)運氣就沒那麼好了,雖然說也是獲利,但他們財報晚了一週,今天這個獲利的『好』消息就被信用卡風暴蓋過去了。而BAC在獲利的同時卻被分析師說他們可能還有300億以上的資金缺口。另一方面BAC的財報則是顯示他們的貸款損失不減反增,而且現在還得面臨可能爆發的信用卡風暴。

BAC選擇在這種時候將信用卡循環利息調升到32%!去年11月他們調到15%時就已經受到不少抗議,現在他們要32%!?更扯的是,當民眾向BAC抱怨時,他們竟然回答:Because we can....既然賺錢為什麼還要這樣到處搶錢?


我在去年八月寫過這篇倒數下個金融風暴中說過我認為2009年的爆點是卡債,這幾天信用卡的議題忽然就跳上新聞版面。先是美國政府出來說信用卡這幾年發卡氾濫和濫用,使得信用卡成為一個很大的金融問題。通常一個問題浮上臺面時都是已經到了紙包不住火的程度。不過這次美國政府信心滿滿地說他們不會讓這個風暴發生,至於他們的解決方案是什麼我想大家心底應該都有個底吧?至於現在市場是不是已經轉向開始往上衝,我個人的看法全在下圖中




最後我們來看看這幾家獲利金融機構其衍生性商品(derivatives)的風險程度,越低越好,超過100%就代表風險已經高於資本,以下是由低到高排列:

美國銀行(BAC): 179% 
花旗銀行(C): 278%
JPMorgan: 382%
HSBC USA*: 550%
高盛 (GS): 1056%

*只有HSBC美國分部,並不包含其他國家的HSBC分部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風 - IG 的頭像
    風 - IG

    風~Infinity~

    風 - I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